我院青年教师刘益江副教授致力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连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最近的科研成果分别在《Nano
Letters》(SCI 一区,IF:
12.73)和《Chemical Society Reviews》(SCI
一区,IF:
42.85)上报道。
燃料电池是清洁、可持续新能源研究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但是,目前的Pt基阴极催化剂稳定性低、资源紧缺、价格昂贵,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工业应用。刘益江副教授团队通过室温绿色合成技术一步制备具有可控形貌的核-壳结构ZIF-67@Co-TCA前驱体粒子,高温热解前驱体得到Co/N/S共掺杂的双壳中空多孔碳纳米催化剂Co-N/S-DSHCN(图1)。该材料具有多元素掺杂、双壳中空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等特点,在酸碱电解质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宏量制备,为工业化设计和制备高效燃料电池阴极催化材料提供了简单而普适的合成策略。该研究成果于2020年7月发表在《Nano Letters》上,刘益江副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陈红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nanolett.0c00081)
图1.
双壳中空多孔碳纳米的形貌和组成表征。
近年来,由于其优越的光电性能及在诸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卤素钙钛矿纳米晶体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提高全无机卤素钙钛矿纳米晶的稳定性,刘益江副教授利用含功能性嵌段的聚合物为纳米反应器,通过钙钛矿前驱体选择性吸附在功能性嵌段内的策略原位制备了具有牢固聚苯乙烯(PS)保护层的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cPS-capped CsPbBr3 NCs)(图2),为首例报道的具有优异的有机溶剂耐受性能的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11月发表在《Nano
Letters》上,刘益江副教授为第一作者,黎华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9b04047)
图2.
(a)聚合物纳米反应器PHEMA-g-(PAA-b-cPS)的合成示意图;(b)cPS-capped
CsPbBr3 NCs的制备。
刘益江副教授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合作,针对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A/B/C位的掺杂和离子取代对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以及应用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总结。综述论文于2020年6月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刘益江副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全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CS/C9CS00790C#!divAbstract)
刘益江,金沙9170登录线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并入职金沙9170登录线路,在金沙9170登录线路高分子教研室黎华明教授团队工作。刘益江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包括Janus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基于聚合物纳米反应器的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等。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Chem.
Soc. Rev., Nano Lett., J. Mater. Chem., Macromolecules, J. Hazard. Mater.,
Chem. Commun., Sens. Actuators B Chem等国际期刊。